生命火种重燃希望——蚌埠卷烟厂职工臧一霏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
2025年4月7日,在安徽省立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,随着血细胞分离机开始运转,蚌埠卷烟厂职工臧一霏开启了跨越生死的生命传递。这份承载着希望的“生命火种”即将点亮一位血液病患者的重生之路。这是蚌埠市第27例、安徽省第73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,也是新时代产业工人用热血书写的生命礼赞。
从十万分之一的缘分到生命的双向奔赴
时针回拨至2022年4月,一通来自安徽省红十字会的电话让臧一霏与造血干细胞捐献结缘。当得知自己与一位白血病患者初配成功时,臧一霏立即应允捐献。然而患者病情的突然变化让这场生命接力被迫中止。“那种遗憾难以形容,我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祷对方能好起来。”
命运的齿轮在2025年1月再次转动。今年1月,臧一霏再次接到蚌埠市红十字会的电话,告知他与另一位患者配型成功。有了上一次的经历,他第一时间便同意捐献。“首次配型成功的记忆刻骨铭心,虽然最终没能捐献,但那通电话让我深切感受到,在这个世界上,有一个素未谋面的人与我有着特殊的联系,能帮助对方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。”臧一霏坦言,当时的遗憾让他更加坚定地等待,如今再次配型成功,一定要将这份延续生命的缘分续写圆满。
以产业精神诠释生命至上的礼赞
4月2日入院后,臧一霏每天需接受两次动员剂注射。面对药物带来的腰背酸胀,他始终保持着平日的从容:“比起患者承受的痛苦,这点不适不算什么。”当血液顺着导管流入分离机时,监护仪规律的声音仿佛在诉说:284毫升混悬液里,跃动着的是两个生命的共振。
捐献当天,臧一霏还收到了一封来自患者的感谢信。感谢信上写着:“虽然我们素未谋面,甚至可能永远无法相见,但您的无私与勇气,却为我带来重生的希望,是给予我二次人生的珍贵礼物……未来的日子里,我会带着这份爱与希望,努力生活,珍惜每一刻的美好,我也会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,尽自己所能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,让人间的温暖生生不息。”看到感谢信后,臧一霏非常感动,也很高兴自己能帮助到对方。在历经近5个小时的采集后,他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混悬液284毫升,这些“生命火种”被紧急从合肥送往外省。臧一霏说:“希望通过这次捐献,患者能够渡过难关,早日康复!”